一、不可能的Idea
时光荏苒,回想2011年我给一家上市公司做好的ERP项目。客户想放在总部办公室里面,让全国的的30多家分机构的1000多台的PC能直接访问,且1000多台PC又要能相互直接文件共享。当时Jack负责客户安装布署。给出的方案1000多台电脑每个都申请一个固定IP地址或者VPN,因为成本高和使用复杂被客户一一否决了。苦恼的Jack回来和我抱怨这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,我当时想到了凭直觉想到IPV6,可以让地球上每一粒沙子都有IP地址。
二、不可能?或许可以!
加班赶紧做了一套升级IPV6的方案提交上去后也被客户的CIO否决了,理由是不现实。第一:没有一家运营商支持IPV6接入,无法实现远程访问。第二:30多个机构网络设备重新升级成本太高,第三:IPV6地址访问起来不方便记忆。当时我脑袋里闪过一个念头能不能给每台PC分配一个域名来实现直接访问呢?同事嘟喃着说:"这不可能吧?"我说:"或许可以!"
三、意外发现
晚上回家一夜没睡,翻阅了家里所有关于网络通信的书籍,上网查阅了所有能搜到相关资料和文献,都没有找到通过域名达端直接端对通信的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。第二天上班在同事的新装的Window7上意外看到了微软新发布的基于IPv6的 PNRP对等名称解析协议(Peer Name Resolution Protocol)才发现对等名称的重要性和微软对未来网络的前瞻性。由于PNRP是只基于IPV6和无管理中心及发现性连接也无法拿来使用。尽管如此,用名字来实现端对端通信的想法并不是天马行空。可悲的是,必须从繁杂的通信协议和通信模型深入研究和研发。不过凭多年网络通信开发经验和屌丝精神哪有搞不定的呢。就这样带着Jack踏上了协议研发的漫漫长路…
四、没有不可能
记不起是哪个伟人说的,想法总是简单,现实总是残酷的。协议开发足以让人抓狂!什么IP协议、TCP、UDP、包结构、协议转换、OSI通信模型、Windows通信模型等等都是浮云…最头痛的是路由器压根就不允许外面连接。这是一道无法逾越的坎。时间已经过去20天了,前面的研究都白费了大家都心灰意冷到了冰点。Jack说放弃吧这东西太复杂了,这不是咱们能整的事。我沉默了,我不相信,一定有解决办法,没有不可能!
五、想像力比知识更要
又是一个难眠之夜。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全是通信模型和白天那些图纸。实在睡不着,起身打开电脑,顺手点开QQ突然灵机一动?为什么不能这样,迅速地拿起笔重新把全局通信模型图画了一遍,啊原来可以这样!!(此处省略5000字)真是天无绝人之路。心中的窃喜一定不亚于当年爱因斯坦发现了黑洞。
六、梦想与现实的距离
2012如期完成ERP客户要求。得到客户赞许的同时。端对端通信魅力让我和JACK产生了深厚的兴趣。我们有个更大的梦想就是让全球的PC和智能终端都能通过域名直接访问。经过6个月的改造升级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INP协议Internet Name Protocol(互联网名字协议)。未来的路很远,前方的挫折会更多,但我们相信一切皆有可能!
这就是2011-2012 梦想与现实的距离!
——Simen 于 2012-12-25